作为深耕项目管理领域多年的编辑,我最近有幸走访了几家国内知名建筑公司,探究他们是如何将绿色项目管理理念融入到工程实践中的。令我印象深刻的是,这些公司正在通过创新性的绿色管理手段,为我国工程建设事业注入新的活力。
跨越传统边界 实现全生命周期管理
过去,很多工程项目管理往往聚焦于工程进度、成本等"硬指标"。但随着社会对环境保护诉求的不断增强,工程项目管理正在发生深刻的变革。
某知名建筑公司的项目经理张敏告诉我,她们公司正在大力推行"绿色项目管理"理念。"我们不再仅仅关注工程开工和验收等阶段,而是从项目立项、设计、施工到运营维护的全生命周期来进行管控。"
张敏说,在项目立项阶段,公司就会对拟建工程的环境影响进行全面评估,并制定详细的环保措施。"我们会与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密切沟通,及时了解环保政策动态,确保项目建设符合环保要求。"
在设计阶段,公司则会邀请环保专家参与,优化建筑布局和材料选择,尽可能减少能耗和排放。"我们提倡使用环保型建材,并鼓励采用被动式太阳能等绿色技术,力求做到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同时,最大限度地降低环境影响。"
施工阶段更是绿色管理的关键环节。张敏告诉我,公司会制定严格的环境监测和污染防治措施,切实做到文明施工、绿色施工。"我们要求施工单位做好扬尘、噪音、废弃物等的管控,并积极开展节能减排、资源回收利用等环保实践。"
值得一提的是,在项目竣工投入使用后,公司还会开展长期的运营维护,确保建筑物的环境绩效持续优化。"我们会对能源使用、碳排放等指标进行动态监测和优化调整,让绿色理念贯穿项目全生命周期。"
科技赋能 构建绿色数字化管理体系
除了全生命周期管理,绿色项目管理在技术创新方面也不断推陈出新。
某大型建筑集团的数字化管理专家李强告诉我,公司正在探索应用数字化手段,进一步提升绿色项目管理水平。"我们建立了基于BIM技术的全流程数字化管理平台,实现了设计、施工、运维各环节的信息高度协同。"
通过该平台,公司可以模拟分析不同设计方案对能耗、碳排放的影响,为优化决策提供有力支撑。在施工阶段,平台还能整合各类物联网传感设备,实时监测现场的环境指标,及时发现并处理各类环保问题。
"项目竣工后,我们还会持续使用该平台,对建筑物的能源消耗、碳排放等指标进行动态追踪和优化。"李强说,"依托数字化手段,我们正在构建起一套全面、高效的绿色项目管理体系。"
不仅如此,李强介绍,公司还积极探索人工智能技术在绿色项目管理中的应用。"我们正在利用机器学习等技术,建立起基于大数据的智能决策支持系统,为各个管理环节提供更精准的绿色解决方案。"
推动行业绿色转型 彰显民族品牌担当
在我看来,这些公司不仅在自身实践中贯彻绿色项目管理理念,也在为带动整个行业的绿色转型发挥重要作用。
张敏告诉我,公司正在积极与政府部门、行业协会等开展广泛合作,分享绿色管理的经验做法。"我们希望通过自身的探索实践,为制定更加完善的绿色建筑标准和政策法规贡献力量。"
李强也表示,公司正在倡导建立行业内的绿色项目管理信息共享平台,推动优秀实践的复制与推广。"我们愿意与更多同行企业携手,为推动全行业的绿色转型贡献一份力量。"
作为新华社记者,我由衷感到这些公司不仅在自身发展中彰显了社会责任担当,也在为推动我国建筑业的绿色转型贡献着民族品牌力量。相信在他们的带头下,越来越多的工程项目将凸显绿色发展理念,为美丽中国的建设贡献应有力量。
与24万企业家和创业者一起开启转型学习之旅!
扫码关注 一路有你